如果你今天遇到了,你可以試試看。
昨天在 #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 授課,其中分享了在溝通產生衝突時應該怎麼做。我拿了電影【中國合伙人】在談判桌上的衝突為例,當雙方意見分歧時,常常追求是誰對、誰錯,但實際上這對溝通是沒有幫助的,反而會讓當下的氛圍更緊繃。當這個情況出現時,最好的方式就是採用BAG原則。
B- #Break:先暫停休息一下。這個目的就是為了不要再讓彼此的情緒升溫,引起更大的衝突。電影【教父】曾說過一句話:「永遠不要被你的對手激怒」。
沒錯,當人生氣時,人的智商瞬間會降至0,說出來的話可能會帶著強大的攻擊力,甚至有會造成難以復原的傷害。所以,先要求暫停,讓自己的情緒緩一緩,也讓對方的綪緒降溫,思考一下等等重新對話時該怎麼做。
A- #Apologize:再次回到對話現場時,建議就直接放大絕「道歉」。沒錯,你就是要誠心誠意的和對方道歉。至於要怎麼道歉呢?你可以說:「Terry,我想要正式跟你道歉,我在某方面(衝突點)處理的確沒有做的完善,請你諒解。」。在這裡,我要說的是,你的觀點沒有錯,對方的觀點也沒有錯,只是剛好不在同一個頻率上,而你的道歉,就是把共同目標導回到溝通上,而不是放在情緒上。這部份剛好就是我們BAG原則的最後一個G。
G:#Goal:也就是說道歉完之後,我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把焦點放在我們共同的目標上面,而不是情緒上面,或是誰要爭贏這場對話上面。
當課程說到這裡時,其中一位醫護人員發問,她說:「老師請問,當你道歉後,對方卻一直針對你道歉的部份窮追猛打,請問該怎麼辦。」
我看著醫護人員,我問:「請問你真的錯了嗎?」
醫護人員:「沒有呀」她一臉委屈的說了出來。
我相信大家多少會有這樣的經驗,就是對方覺得自己好像佔了上風,就變本加厲起來。這時候還是回到【教父】說的那一句話:「永遠不要被你的對手激怒。」。
接下你要做的事情一樣,再道歉一次,然後把球丟回去,了解他的需求是什麼。
例:「Terry,真的很抱歉,我在某方面(衝突點)處理的確沒有做的完善,請你諒解。你覺得我要怎麼做/改善會比較好一點」。在這裡,我們做的是除了道歉之外,再加上傾聽。當對方願意跟你說話時,情緒也會稍為平緩,最怕的是對方什麼都不說,只有咒罵跟動手或轉身離開。
我相信看到這有些人會覺得,不公平呀! 明明是他錯,為什麼我要道歉。在溝通對話中,只有「弱者」才追求公平;你要的公平就是他罵你,你再罵回去,這樣絕對公平,但真的對於溝通沒有幫助。真正的強者,會善用BAG原則,讓溝通變得有效,還能引導對方認同自己的觀點。
總結,道歉是絕招,包(BAG)治百病。
#上課日常